close

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的急性發作是院前急救中常見的呼吸急症。這些患者通常因氣道炎症或痙攣導致呼吸窘迫,甚至進展為呼吸衰竭。EMT在現場的快速氣道管理與氧療是改善患者病情的關鍵。

3.3 哮喘(asthma)與COPD急性發作:氣道管理與氧


1. 哮喘與COPD的病理機制

  1. 哮喘急性發作

    • 原因:過敏原或感染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、氣道水腫及分泌物增多,導致氣道狹窄。
    • 臨床特徵:呼吸困難、喘鳴音、呼氣延長、夜間惡化。
  2. COPD急性惡化

    • 原因:感染、環境污染或氣道刺激導致慢性炎症加重,氣道阻塞惡化。
    • 臨床特徵:呼吸急促、痰液增多、紫紺、疲倦。

2. 臨床表現:如何快速辨識?

  1. 主訴

    • 呼吸困難、胸部緊迫感、喘鳴或痰液排出困難。
  2. 生命徵象異常

    • 呼吸速率>25次/分鐘,伴輔助呼吸肌使用。
    • SPO2下降至92%以下,或氣道阻塞嚴重患者的血氧可能略高(COPD患者)。
  3. 病理徵象

    • 呼吸音減弱或消失提示氣道嚴重狹窄或肺部通氣障礙。
    • 明顯的喘鳴音或咳嗽。

3. EMT的現場處置要點

1. 初步評估與氣道管理

  • 檢查患者呼吸道是否暢通,觀察呼吸模式和使用輔助呼吸肌情況。
  • 清理口腔或上呼吸道異物(如分泌物或嘔吐物)。
  • 若氣道阻塞嚴重,考慮使用氣管插管或喉罩氣道(LMA)。

2. 氧氣療法

  • 哮喘急性發作:高濃度氧氣吸入,目標SPO2達94%~98%。
  • COPD急性惡化:低濃度氧氣(鼻導管1~2 L/min),目標SPO2維持在88%~92%,避免抑制自主呼吸驅動。

3. 藥物治療

  • 短效β2激動劑(SABA): 使用沙丁胺醇吸入劑(如小綠瓶)緩解支氣管痙攣。
  • 抗膽鹼藥物: 使用異丙托溴胺霧化吸入,改善氣道阻塞。
  • 全身性類固醇: 若患者病情嚴重或無法霧化吸入,可通過IV給予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。

4. 呼吸支持

  • 非侵入性正壓通氣(NIPPV): 適用於COPD患者,能減輕呼吸作功,改善血氧。
  • 人工呼吸(BVM): 對呼吸衰竭患者使用,但需注意避免過度通氣。

5. 後送與監測

  • 持續監測生命徵象(特別是SPO2、呼吸速率)。
  • 通知醫院患者病情,包括吸入藥物劑量和氧療模式,啟動急診準備。

4. 案例分析:哮喘急性發作的現場處置

案例:一名哮喘患者的突發呼吸窘迫
一名35歲女性有哮喘病史,因花粉過敏誘發急性發作,撥打119求救。

現場處置:

  1. 初步評估:

    • 呼吸速率30次/分鐘,SPO2為88%,呼吸急促且伴明顯喘鳴音(wheezing)
    • 患者可用簡短語句回答問題,意識清醒。
  2. 氧氣供應與藥物治療:

    • 使用面罩給氧6 L/min,SPO2提高至94%。
    • 提供沙丁胺醇吸入劑進行兩次深吸入,每次間隔2分鐘,患者喘鳴音減輕。
  3. 後送計劃:

    • 通知急診醫院,報告患者為哮喘急性發作,已給予氧氣療法和SABA吸入。
    • 運送途中密切監測生命徵象,確保呼吸狀況穩定。

結果:
患者到院後接受霧化治療,並加用類固醇,症狀迅速改善。


5. 特殊考量:COPD患者的氧療

  1. 避免過度給氧

    • COPD患者的呼吸驅動可能主要依賴低氧,而非二氧化碳水平,過高的氧氣濃度可能抑制呼吸。
  2. 非侵入性正壓通氣(NIPPV)

    • 為COPD患者提供支持通氣,減少插管需求。

6. 結語

哮喘與COPD急性發作是呼吸急症中需要精準干預的情況。EMT需熟練掌握氣道管理、氧氣療法與藥物使用,並結合患者的病史與生命徵象,為其提供高效的現場處置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ndwich-Care 的頭像
    Sandwich-Care

    Sandwich-Care的部落格

    Sandwich-Ca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